進入新年,中國周邊貿易環境正悄然發生變化。2018年12月30日,由11個國家簽署的“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”(CPTPP)正式生效。
CPTPP覆蓋4.98億人口,簽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3%。根據這份協定,簽署國將撤銷或削減工業品和農產品的關稅,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提供便利措施。另外,各國還將合作降低手機國際漫游資費,取消跨境數據交換限制,共同制訂禁止網絡交易詐騙行為的法令等。
美國退出后,參與TPP談判的其他11個成員國對原協定作出修改,形成“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”(CPTPP)。2018年3月8日,跨太平洋11國簽署“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”。(路透社)
有輿論觀察到,自醞釀之初,就有觀點認為CPTPP將對中國貿易環境形成威脅,渲染二者“對抗”氛圍。但事實上,中國關于這一協定的態度早已明確。該協議生效約兩個月前,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表示,只要是有利于維護世貿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,有利于促進本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,開放包容的區域自貿安排,我們都持開放和積極態度。
從上述表態中不難發現,中國對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、加強多邊經貿合作始終保持積極態度。與此同時,中方也在不斷踐行這一理念。
多年來,中國一直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談判。2018年12月22日,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司長張少剛表示,經過各方成員的努力,RCEP談判確實已經取得積極進展。根據我們的評估,談判當中涉及80%的內容已經完成談判。特別是經濟技術合作、海關程序、貿易便利化、政府采購、衛生、標準技術法規、投資市場準入談判等,都已經進入到*后的沖刺階段。他說,可以確定的是,當前,RCEP談判已經進入到提速階段,按照當前的速率,我們非常有信心在2019年結束談判。
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,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第5次部長級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。東盟10國、中國、澳大利亞、印度、日本、韓國、新西蘭等16方經貿部長或代表出席會議。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代表鐘山部長參會。
對于中國在構建自貿區問題上的開放和積極的態度,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者孫立鵬對參考消息網表示,中國始終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和推動者,而區域經貿合作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石也是活力所在。中國始終支持區域經貿合作的發展,對此持積極的態度。這與中國互利共贏、開放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。過去一年全球貿易保護顯著抬頭,在許多發達國家紛紛“關城門、拉吊橋”的情況下,中國面臨的外部經貿形勢不容樂觀。加強地區經貿合作,可以打造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,也可以有效緩解中美經貿摩擦的現實和潛在風險。
孫立鵬進一步分析,當前,地區各國進一步深化合作意愿上升。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肆意揮舞“貿易大棒”,也讓許多國家不滿并認識到問題的危險性和嚴峻性,加強地區合作、抱團取暖的意愿顯著提升。中國以此為契機,推動地區經貿合作,更能得到廣泛支持,將會出現地區各國深化合作、互利多贏的局面。
咨詢電話:18861287226
公司地址:江蘇省常州市
Copyright © 2018-2023 常州米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18071377號-1
技術支持:常州網絡公司 平臺自律公約